电车芯片为什么会缺

2025-02-14 10:53:52  阅读 14 次 评论 0 条

电车芯片短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1. 需求端爆发式增长
    • 电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电动汽车除了传统燃油车所需的发动机控制等芯片外,还需要大量芯片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等。例如,特斯拉Model3等车型搭载的智能驾驶芯片,对算力要求极高,以实现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
    • 行业整体销量上升: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几年电动汽车销量年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使得对电车芯片的需求总量大幅攀升。
    • 相关新兴技术发展: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汽车行业的融合,使得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对各类芯片的需求。

  2. 供应端产能受限
    • 疫情冲击: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导致欧美等地的汽车芯片产能受到严重打击。这些地区作为主要的生产中心,面对严格的防疫措施,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直接引发了芯片供应的紧张。
    • 不可抗因素:日本地震、美国暴风雪等自然灾害以及欧洲、东南亚的第二波疫情等,使得当地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的情况,进一步削减了芯片产能。
    • 供应链复杂:汽车芯片供应链涉及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且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芯片短缺。

  3. 市场竞争与囤货
    • 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消费电子行业对芯片的需求也极为旺盛,手机、电脑等产品制造商在芯片采购上与电车行业形成竞争。芯片制造商出于利润等因素考虑,可能会优先满足消费电子领域订单。
    • 行业囤货行为:电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经销商等,为保障自身供应,在芯片短缺预期下大量囤积芯片,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

  4. 技术与产业短板
    • 车规级芯片技术门槛高:车规级芯片需要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以及适应宽温度范围等严格要求,其研发难度大、成本高、认证周期长,新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市场,导致供应渠道相对有限。
    • 国内核心零部件企业缺失:国内汽车行业在原始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核心零部件企业数量有限,且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来满足国内电车芯片需求。

  5. 行业规划与投资不足
    • 车企需求预测失误:在疫情初期,汽车制造商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不足,削减了芯片订单,当市场快速复苏时,芯片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 芯片产业投资滞后:过去,由于市场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需求稳定,汽车制造商和芯片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汽车芯片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难以迅速扩充产能以应对电动汽车兴起带来的芯片需求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094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