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大力发展电车

2025-02-14 12:01:35  阅读 19 次 评论 0 条

其实全球范围内都在大力发展电车,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让部分人产生了不大力发展的错觉,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技术层面

  • 续航里程限制:即便技术有所进步,电车续航与燃油车相比仍有差距。在长途旅行、低温或高温等恶劣天气下,电车电池能耗增加,续航里程大幅缩短。例如在冬季的东北地区,一些电车的续航可能会比常温下减少30%-50%。
  • 充电设施短板:充电桩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城市中心区域相对密集,但偏远地区、城市郊区和一些老旧小区充电桩匮乏。此外,充电速度也是问题,快充虽有进展,但与燃油车加油的便捷性相比,仍需要较长时间。
  • 电池技术瓶颈:电池成本在电车总成本中占比较高,降低成本难度大。同时,电池存在寿命有限、充电循环次数增加后性能下降以及回收处理等问题,目前还没有突破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经济层面
  • 购车成本较高:电车的研发、生产成本高,特别是电池等关键部件,导致其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车。如一款普通的紧凑型燃油车价格可能在10万元左右,而同级别的电车可能要15万元以上。
  • 维修保养成本不低:电车的维修保养涉及高压电路、电池系统等特殊部件,技术难度高,对维修人员和设备要求严格,维修成本较高。并且电池衰减后更换成本高昂,一组新能源电池组可能高达10万元以上。
  • 企业利润受限:对于车企而言,电车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大。一些国外车企在电车领域难以获得预期利润,如奔驰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仅占总销量的11.7%,与其研发投入不成比例,导致部分企业放缓发展速度。

市场与认知层面
  • 消费者认知偏见:部分消费者对电车的性能、安全等方面存在疑虑,担心电车动力不足、在高速行驶或复杂路况下表现不佳,以及存在起火等安全隐患。另外,一些消费者习惯了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和使用模式,对电车的接受度较低。
  • 市场竞争压力:传统燃油车技术成熟、品牌众多、市场份额大,在续航里程、加油便利性等方面优势明显。此外,氢燃料电池车等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在发展,对电车市场形成竞争。

政策与环境层面
  • 政策调整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此前出台了补贴等扶持政策,但随着时间推移政策逐步退出或调整,电车市场增长动力受到影响。例如部分地区取消了电车购置补贴,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
  • 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困难:充电设施建设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涉及土地规划、电力供应等诸多问题,推进难度大。在一些城市,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充电桩建设规划难以有效实施。
  • 产业结构冲击:在一些汽车工业强国,传统燃油车产业链庞大,包括石油开采、炼制、加油站网络以及燃油车零部件制造等,大力发展电车可能对这些产业造成冲击,带来大量工人失业等问题,政府在决策时需要谨慎权衡。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104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