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以下几种电车在受到碰撞时相对更容易出现爆炸等危险情况:
从电池类型角度
- 使用三元锂电池的电车:三元锂电池的金属正极材料通常由镍钴锰等金属组成,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但燃点较低,通常在200°C左右就可能引燃,一旦受到碰撞等外力作用,电池内部结构容易被破坏,发生内短路,从而释放大量的热,引发热失控和燃烧爆炸。例如,大众ID.4X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在碰撞后就曾出现过迅速起火的情况。
- 使用劣质锂电池的电车:一些小作坊生产的锂电池,由于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不过关,可能存在内部杂质、金属颗粒物等,在电车受到碰撞时,这些异物更容易刺穿隔膜,引发内短路,进而导致热失控和爆炸。
从车辆状态角度
- 非法改装的电车:部分车主为追求更高的速度和续航里程,会擅自对车辆进行改装,如更换大容量电池、调整电机控制系统等。这些改装可能破坏原车的电气平衡,使车辆在碰撞时,线路和电池更容易出现故障,增加爆炸风险。
- 过度使用或老化严重的电车:长期频繁使用、长时间连续行驶或频繁快速充放电的电车,电池老化磨损严重,性能下降,内部结构变得不稳定。此外,车辆的线路等部件也会因老化而存在隐患,在受到碰撞时,更容易引发短路、热失控等问题,导致爆炸。
从车辆品质角度
- 使用劣质零部件的电车: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选用线径小、质量差的电线,插接元件质量低下,车辆不具备过充保护、超温保护等功能。当电车受到碰撞时,这些劣质零部件更容易损坏,引发电路故障和安全问题。
- 缺乏安全设计的电车:如果电车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电池的保护和安全措施,如电池包的防护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防火隔热设计等,在碰撞时电池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出现爆炸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