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降价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成本因素
- 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电池是电车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车成本的30%-60%左右。近年来,电池原材料如碳酸锂等价格大幅下跌。比如上海钢联数据显示,部分锂电材料曾在几个月内价格下跌近50%,这使得电池成本骤降,为电车降价提供了较大空间。
- 规模效应降低成本:随着电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提升。大规模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线、提高自动化程度可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规模化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也能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本。
- 产业链完善:电车产业链越来越完善,零部件供应商增多,除电池、电机、控制器外,车架、外壳、轮胎等零部件供应充足,采购成本降低,且质量更有保障,有利于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竞争因素
- 行业竞争激烈:电车市场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品牌纷纷降价,大品牌降低利润发起价格战,小品牌则以更低价格吸引消费者。
- 油车与电车的竞争: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加剧了价格战,电车通过降价来增强竞争力。
政策因素
- 补贴政策调整:部分地区补贴政策调整或退坡,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车企可能会通过降价来弥补补贴减少对消费者的影响。
- 清理库存压力:电动车新标准实施,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被禁止上市销售,商家为处理库存车,不得不降价促销。
技术发展因素
- 电池技术进步: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如钠电池的应用,钠电池具备快速充电、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原材料成本也相对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生产,有望进一步降低电车成本和售价。
- 生产自动化提升:生产电车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电车有了降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