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保费达到1万多,主要有车辆自身、驾驶员、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车辆自身因素
- 维修成本高
- 核心部件昂贵:电车的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40%以上,一旦损坏,维修或更换费用高达数万元。如特斯拉ModelS的电池组,更换成本可能超10万元。
- 一体化压铸工艺:部分电车采用一体压铸技术,如特斯拉的后悬架。追尾等轻微事故都可能需整体更换车尾,维修成本极高。
- 智能设备多:电车大量使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备众多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分布在前后保险杠等部位,轻微事故就可能损坏,维修成本高。
- 自燃风险大:相关数据显示,电车自燃概率约0.03%多,比油车高出一倍左右,保险公司需将此风险纳入保费计算。
- 零整比高:电车零整比普遍较高,整车所有装车配件价格总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大,意味着车辆损坏后维修成本高,保险公司赔付风险大。
驾驶员因素
- 驾龄与习惯:电车车主普遍年轻,驾龄短,驾驶经验不足,面对突发情况应对能力弱,出险概率相对较高。部分车主驾驶习惯不佳,频繁急刹车、急加速等,也增加了事故风险,导致保费上升。
- 营运情况:不少电车车主兼职跑网约车,但可能按家用车投保,营运车辆出险概率高,保险公司为平衡风险,会提高保费。
市场环境因素
- 赔付率高: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报告,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险总亏损达57亿,货车等车型赔付率超过100%的占比高,保险公司为保证盈利,只能提高保费。
- 市场竞争不足:保险市场头部三家公司占据新能源市场74%以上份额,数据被头部公司垄断,它们挑选优质用户续保,放弃或拒保的用户只能选择二线小公司,小公司不敢给低价,导致部分电车保费居高不下。
政策因素
- 补贴退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政策,使得车辆实际价格上升,保险公司在计算保费时,会基于更高的车辆价值来确定,从而导致保费增加。
- 条款不完善:新能源专属保险条款尚未完善,在风险评估和定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为应对风险,会适当提高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