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夏天续航可能会缩水,但一般来说不算特别严重,不过在极端情况下也会有较明显的缩水现象,以下是具体分析:
- 温和温度下:当气温处于24-32℃时,电车续航里程损失相对较小,一般在0%-5%。因为在此温度区间内,电池能保持较好的活性,车辆热管理系统也能较轻松地将电池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电池充放电效率受影响较小,且空调等设备的能耗也相对稳定。
- 高温情况下:当气温达到35℃以上,续航里程可能会有较明显的下降。据美国Recurrent公司对7500辆电动车的行驶特性调研,38℃高温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能会减少31%。主要原因如下:
- 空调制冷耗电:为了降低车内温度,空调使用频率和时长增加。空调初始制冷工况下,工作功率约为3-5kW,即便温度下降后,也需大约1kW的功率维持制冷效果,从而消耗较多电量。
- 电池性能变化:高温使电池内部化学反应活性增加,自放电加快,电池老化速度也会加快。为避免热失控风险,电池管理系统会限制充电和放电功率,进而影响续航。
- 其他因素:高温会使空气密度改变,风阻可能增大,雨天时轮胎抓地力增大摩擦力也会增加,而且车辆的摄像头、雷达、智能驾驶模块等低压系统综合调用也更耗电,这些都会使续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