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不买电池的,这种模式被称为“车电分离”。以下是关于车电分离模式的具体介绍:
- 车电分离的可行性
- 专家建议与行业推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等专家曾提出车电分离模式,不少车企也在积极探索和推行该模式。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基于换电模式,新能源车可以只买车身不买电池。哪吒汽车也曾谋划推出“电池银行”项目,推行车电分离。
- 降低购车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降低了购车的初始成本。电池成本通常占电动车总成本的比例较高,如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说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汽车的40%、50%、60%。采用车电分离模式,消费者只需支付车身部分的费用,能有效降低购车门槛。
- 减轻养护负担: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与更换均由专业运营商负责,车主无需再为此额外支出,也不用担心电池的老化衰减等问题,实现了真正的无忧用车。
- 车电分离的实现方式:车电分离一般结合电池租赁和换电模式来实现。车主在购车后,通过向电池租赁服务提供商支付租金来使用电池。当电池电量耗尽时,可以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快速补充电量,解决了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 车电分离面临的挑战
- 换电站建设成本高昂:建设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换电站网络需要巨额投资,资金压力不容忽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包括土地、设备、人力等方面。
- 电池标准化难题: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电池规格多样,缺乏统一标准,给换电操作带来了技术障碍与成本挑战。不同车企的电池在尺寸、接口、电压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实现通用化的换电服务。
- 安全风险需防范:频繁换电过程中,需严格把控电池箱与车体的结合强度、电源与通信接口的稳定性等,确保换电过程的安全可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和驾乘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