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并非很少见电车,相反,贵阳的电车(包括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汽车等)正在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电动公交车:截至2024年2月,贵阳市公交在册的2615辆公交车中,纯电动车辆有1128辆,插电增程式车辆528辆,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63.33%。
- 新能源汽车:2023年贵阳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84.1亿元,同比增长65%,市场占比也提升至25%。
贵阳电车越来越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如2022年9月,贵阳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贵安推动“电动贵阳”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制定了贵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四五”发展目标,还明确提出要支持贵阳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的布局。
- 环保需求:电车具有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特点,有助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契合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理念,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成本优势:对于公共交通领域的电动公交车来说,贵阳市公交公司测算,一辆纯电公交车一年可节约燃料费6.7万元,减少消耗23.68吨标准煤,长期来看能降低运营成本。
- 技术发展: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充电时间逐渐缩短,性能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电车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消费者对电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在逐渐提高。
不过,如果说贵阳在某些区域或特定场景下感觉电车少见,可能有以下原因:
- 地形因素:贵阳地处山地,部分区域坡度较大,对于一些续航能力有限或动力不足的电车来说,行驶起来可能较为吃力,相比燃油车在爬坡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导致一些车主在购车时有所顾虑。
- 配套设施:尽管贵阳市在积极建设充电设施,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老旧小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可能还不够完善,充电不便限制了电车的使用和普及。
- 认知观念:部分消费者受传统燃油车观念的影响,对电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疑虑,认为电车技术不够成熟,担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