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续航测试工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NEDC工况
- 简介:NEDC即新欧洲驾驶循环,是欧洲的续航测试工况标准,在中国也曾被广泛用于评估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 测试内容:包含4个市区循环和1个郊区循环。市区工况由四个ECE循环单元组成,最高车速50km/h,平均车速19km/h,每个循环时间为195s,共行驶4.052km。市郊工况测试共一个EUDC循环,平均车速62.6km/h,有效行驶时间400s,共行驶6.955km路程。
- 特点:多数时间处于匀速行驶状况,加减速过程加速度为恒定值,“速度-时间”曲线规则,属于稳态工况范畴,与实际驾驶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实际续航通常比NEDC测试值少。
WLTC工况
- 简介: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主要基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五个地区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开发,涉及多种类型车辆在不同道路及驾驶条件下的大量数据。
- 测试内容:分为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种速度,最高时速分别为56.5km/h、76.6km/h、97.4km/h、131.3km/h,对应城市、高速、农村三种场景。除了速度与场景不同,还考虑了刹车、短暂停车等情况,以及温度对电池的影响,车内电器也被包含在内。
- 特点:驾驶循环更接近于实际驾驶工况,相比NEDC标准,模拟场景更复杂,测试出的续航更接近真实续航。
CLTC工况
- 简介:中国行驶工况CATC中的轻型车行驶工况CLTC,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标准。
- 测试内容:乘用车测试工况CLTC-P包括低速、中速和高速3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1800秒,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7.4%,中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8.5%,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4.1%,平均车速为29.0km/h,最大车速为114.0km/h,怠速比例为22.1%。
- 特点:从曲线形状来看有对WLTP思路的借鉴,但去掉了超高速行驶部分,中高速行驶比例略有减少,中低速部分的极速与变化频率均有所降低,怠速比例明显更高,更符合中国的道路行驶情况。
EPA工况
- 简介:美国环保署制定的用来衡量乘用车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测试程序,在评估电车续航方面也有应用。
- 测试内容:包括四项测试,即城市工况(FTP-75)、高速工况(HWFET或HFET)、激烈驾驶工况(SFTPUS06)、空调使用工况(SFTPSC03),通过五轮测试并计算平均值后,还需加入风阻等其他影响能耗的变量,再按55%的城市工况、45%的高速工况加权得出最终的续航成绩。
- 特点:是目前最复杂、最严苛的测试标准,也最接近真实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