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车的发展不是完全基于特斯拉开源。特斯拉在2014年曾宣布开放部分专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两者关系如下:
特斯拉开放专利情况
- 2014年6月12日,马斯克在特斯拉官网发布文章《我们所有的专利都属于你》,宣布特斯拉不会对任何善意使用其技术的人提起专利诉讼。截至2014年6月21日,特斯拉一共在全球公开了271项相关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3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8项。开放的专利主要涉及电池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技术以及电池组装等核心配套技术。
国内电车与特斯拉开源关系
- 技术路线差异:在电池方面,特斯拉曾采用锰酸锂,而国产车多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搞800V平台时,特斯拉还在用18650。在电机方面,特斯拉是交流异步电机,而国产车主要用永磁同步电机。
- 时间线与发展基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早于2014年特斯拉的专利开放。比亚迪在2004年就推出了et和ef3两个型号的电动汽车,2009年有插混车。2009年,北汽新能源成立,众泰汽车推出2008ev,江淮汽车推出第一代新能源汽车iev1。
- 自主研发与创新:国内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长期投入研发。例如比亚迪在2010至2022年间的专利申请达到了18164件,其中超过百分之五十都是新型发明专利。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方面不断突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
- 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从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旺盛。
不过,特斯拉开放专利也对国内电车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比如提供了技术交流与借鉴的机会,使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其部分技术思路和创新理念,还有助于行业标准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