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油电车一般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其缺点及原因如下:
成本方面
- 购车成本高: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除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外,还配备电动机、电池组以及复杂的电控系统等,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这些成本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 维修保养成本高:一方面,电池组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性能会下降,若过了质保期后需要更换,成本较高。此外,其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双动力系统维修难度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增加了维修工时费。
- 保险费用高:因车辆价格较高,零部件成本也高,所以保险费用通常比传统燃油车要高。
性能方面
- 动力表现受限:当电池电量耗尽时,车辆只能依靠燃油驱动,而油电混动车车身较重,会导致起步速度较慢,加速感不明显。
- 高速或匀速行驶不省油:混合动力车燃油消耗的优势主要依靠势能积蓄电力节能,频繁制动减速或起步停车更节能,长时间高速或匀速行驶时,节能效果会降低。
实用方面
- 后备箱空间受限:为安装电池组等部件,会占用一定的后备箱空间,影响车辆实用性,对于需要经常携带大量物品或长途旅行的消费者不太友好。
- 充电设施不完善:公共充电设施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分布不均衡,在偏远地区、小城市或老旧小区充电桩数量少,即使大城市高峰时段也可能需排队充电,若家庭无固定停车位安装私人充电桩,充电会很不便。
驾驶体验方面
- 发动机噪音大、抖动:满电时整车静谧性好,但亏电时发动机全功率输出,噪音明显,方向盘也可能会有抖动感,影响驾驶舒适性。
- 能量回收系统不适应:能量回收系统在制动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但会使制动感觉不自然,松开油门或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辆有明显减速感,部分驾驶员可能不适应。
二手车方面
保值率较低,由于混动车技术更新换代快,新车型和技术不断涌现,老款车型竞争力下降。且消费者对二手车的电池寿命和后期维修成本存在担忧,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燃油车,导致混动车在二手车市场流通性差,车商压价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