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只有中国重视电车,其他国家也同样重视电车的发展,例如挪威、美国、德国等。中国重视电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能源安全:中国是石油消耗大国,石油产量不足,大量依赖进口,且石油运输通道存在不稳定因素。发展电动汽车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提升国家能源安全,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等。
- 环境保护:传统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电动汽车零排放或低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符合中国的环保目标,能减少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
- 产业升级: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电动汽车可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带动相关产业如电池制造、智能网联等发展。
- 技术突破:在传统燃油车技术方面,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电动汽车领域,技术差距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不少突破,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且中国在电池技术领域世界领先,可发挥优势。
-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免费停车等,吸引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同时也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规模,还积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市场潜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电动汽车认知的加深,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也愿意尝试电动汽车。
- 电力资源:中国电力资源丰富,且在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能够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其他国家重视电车的原因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
- 挪威:拥有世界上最环保、最强大的电网之一,其水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90%以上,为电车使用提供了清洁的电力来源。同时挪威政府出台免收电动汽车的增值税或进口关税,免收电动汽车的公路费和停车费等大量补贴政策,且挪威人口少,政策实施相对容易。
- 美国:拜登政府提出到2030年美国销售的新车中至少有54%必须是电动汽车等政策。消费者环保意识也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选择环保型交通工具。并且美国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科技实力强劲,推动了电车技术的发展。
- 德国:作为汽车工业强国,德国希望在电动汽车领域保持其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发展电车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同时德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法规,促使汽车制造商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以满足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