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电费并不一定逐年递减,会受到政策调整、市场因素、能源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政策因素
- 规范收费政策使费用降低: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与市场监督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推动降低电动车充电服务费。多地从2025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电动车收费标准,实现价费分离和明码标价。如陕西西安、山东龙口等地都对电动车充电收费进行了规范,要求落实充电桩电价按居民用电收费等。
- 政策调整导致费用上升:根据国家发改委2024年底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电价改革方案》,部分地区取消峰谷电价优惠,改为“市场化浮动定价”,叠加冬季用电高峰,导致充电成本激增。
市场因素
- 竞争使服务费降低:随着充电桩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商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为吸引用户,服务商可能会降低充电服务费。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引入多家充电桩运营商,使得充电服务费逐渐趋于合理。
- 成本上升推动电费上涨:若电力企业的发电成本、输电成本等因煤炭价格上涨、电网设施升级改造等原因增加,可能会传导至充电环节,导致充电电费上升。
能源结构因素
- 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促电费下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随着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成本降低,未来充电费用可能会逐渐下降。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降低,会使整体电力成本有下降的空间,从而使电车充电电费受益。
- 能源供应紧张使电费上升: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夏季或冬季用电高峰,电力供应紧张,整体能源需求大于供应,可能会导致电价上涨,电车充电电费也会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