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通常不用摇号,主要有政策导向、环保需求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 政策导向方面
- 鼓励新能源发展: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免摇号政策能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增加新能源汽车吸引力,引导更多人选择电车,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动产业进步。
- 与其他政策协同:除免摇号外,还有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免费停车、不限行等政策。这些政策形成组合拳,从多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实惠,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环境保护方面
- 零排放或低排放:电车以电力驱动,行驶过程中不产生尾气排放,或相比传统燃油车排放大幅降低。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城市空气污染严峻的当下,推广电车对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 契合环保目标:有助于城市和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环保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鼓励使用电车,可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产业发展方面
- 处于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市场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份额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仍较小。若将电车纳入摇号范围,可能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产业发展壮大,免摇号可保障其市场竞争力。
- 促进技术进步:免摇号政策能刺激市场需求,使企业获得更多市场反馈,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推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 带动相关产业:电车产业发展可带动电池、电机、电控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免摇号政策推动电车普及,能为相关产业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 能源安全方面
- 减少石油依赖: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大量石油依赖进口,交通运输领域是石油消费重要部分。推广电车可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增强能源自给能力和安全性。
- 优化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等为主,电力供应相对充足。发展电车可将部分石油消费转化为电力消费,充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不过,也有部分城市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导致市场需求过大等原因,对新能源汽车实行摇号政策。此外,一些城市如北京虽然有单独的新能源指标,但也需要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