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只有单踏板模式,而是通常有多种驾驶模式,比如舒适模式、运动模式、节能模式等。电车设置多种模式的原因如下:
满足不同驾驶需求
- 舒适模式:在该模式下,汽车的加速和制动系统会进行调整,以提供更柔和的驾驶体验,加速平稳,制动舒缓,适合大多数日常驾驶情况,如通勤、购物等,能让驾乘人员感受到舒适和惬意。
- 运动模式:此模式优化了汽车性能,可提供更高的加速度和更迅速的响应,能满足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超车或在赛道上驾驶等需要更高驾驶激情和更快加速的情况。
- 节能模式:该模式对汽车的性能和能源消耗进行了优化,会限制车辆的功率输出和加速性能,使车辆以更节能的方式运行,降低能耗并延长电池寿命,适用于城市中行驶或希望节省能源、关注环保的场景。
符合用户驾驶习惯
不同驾驶员有不同的驾驶习惯和偏好。有些驾驶员习惯了传统燃油车的驾驶方式,喜欢车辆在松开油门踏板后有一定的滑行距离,对于他们来说,非单踏板模式能让他们更自然地过渡到驾驶电车。而有些驾驶员则乐于接受新的驾驶方式,喜欢单踏板模式带来的操作简便和高效的能量回收体验。
提升驾驶安全性
- 制动冗余:保留传统的双踏板模式,即刹车踏板和加速踏板独立存在,在单踏板模式出现故障或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对单踏板操作不适应、误操作时,刹车踏板能作为可靠的制动保障,确保车辆能及时制动,避免事故发生。
- 特殊路况需求:在一些特殊路况下,如下坡路段需要持续控制车速、湿滑路面需要更精确的制动操作等,单踏板模式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制动力或精确的控制,此时传统的刹车踏板就显得尤为重要,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灵活地控制车辆。
遵循相关政策法规
工信部曾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二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对于采用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且有“单踏板模式”的车辆,不能将车辆的制动系统默认工作模式设为“单踏板模式”。这说明政策法规对单踏板模式进行了规范和限制,以确保驾驶安全等,促使车企不能只采用单踏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