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车后期是否会降价不能绝对确定,以下是从不同因素角度进行的分析:
- 品牌与发展策略因素
- 主打高端路线:2025年比亚迪主打高端局,腾势、仰望等高端品牌不断发力,还将推出多款高端车型以提振品牌形象、增加利润空间,品牌定位提升可能使价格上升而非下降。
- 出海战略:2025年是比亚迪的出海大年,其新能源车混动占比超过55%,在欧洲销售的混动车不受欧盟对纯电车加征关税的影响,且在欧洲卖得比国内贵,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利润空间使得其在国内市场没有强烈的降价动力。
- 成本因素
- 零部件成本:虽然比亚迪要求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但如果2025年锂、钴等电池材料价格不降反升,会增加电池成本,限制整车的降价空间。
- 研发成本:比亚迪在技术研发和新车型研发方面投入较大,这些成本需要收回,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降价可能性。
- 市场因素
- 市场竞争: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同类车型竞争加剧,为保持市场份额,比亚迪可能会调整价格。如2025年新年伊始,比亚迪宋ProDM就因吉利银河星舰7EM-i的竞争压力,进行了降价。
- 供需关系:若市场需求降低、供应量增大,可能会降价刺激销售;若需求旺盛、供应不足则可能维持原价或涨价。
- 产品因素
- 产品升级:若新款车型在外观、内饰、动力性能、配置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导致成本上升,可能会涨价;若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则可能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