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不送备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空间因素
- 电池组空间占用:电车的电池组体积大、重量重,通常会占据车辆底盘的大量空间。例如特斯拉的Model系列,底盘基本被电池组铺满,使得车辆内部剩余空间有限,难以找到合适位置放置备胎。
- 后备箱空间限制:即便部分电车后备箱空间较大,但受电池组布局影响,后备箱底部空间不规整,不像传统燃油车那样能方便地安置备胎。
重量因素
- 影响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车辆每增加一定重量,都会对续航里程产生影响。备胎及其相关工具较重,一般非全尺寸备胎重15公斤左右,全尺寸备胎更重,取消备胎可减轻车辆自重,有助于提高续航里程。
- 增加能耗:车辆重量增加会使电机驱动过程中消耗更多电能,导致能耗升高。对于依靠电能驱动的电车来说,降低能耗很重要,所以车企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择不配备胎。
成本因素
- 直接生产成本:备胎的生产、储存、运输以及安装都需要一定成本。一套备胎系统(包括轮胎、轮毂、千斤顶等)的成本在600-1000元不等,取消备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车辆的售价,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间接成本:从车企角度看,不配备备胎可节省车内空间,在生产环节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例如在原本备胎位置安装其他配置或优化车辆结构,间接降低了生产的复杂性和成本。
技术和使用场景因素
- 轮胎技术改进:随着轮胎技术发展,现代电车轮胎质量显著提升,更加耐用且抗磨损,部分还具备防爆、自修复功能。米其林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有1/3的车主在过去10年内从未遇到过爆胎情况。
- 智能化监测系统:现代电车通常配备先进的胎压监测系统等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轮胎状况并发出警报,提前预警轮胎问题,降低爆胎风险。
- 使用场景特定:大多数电车设计初衷是满足城市内日常通勤需求,城市道路状况相对较好,爆胎概率较低。而且在城市中,补胎店或救援服务较为便捷,即使遇到轮胎问题,也能很快得到解决。
- 道路救援普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道路救援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很多车险套餐都包含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车主通过手机APP下单即可享受专业的救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