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车被抓通常有以下原因:
交通规则违反类
- 未佩戴安全头盔:安全头盔能在事故时有效减轻头部冲击力,降低头部受伤风险60%-70%,不佩戴则违反规定且增加伤亡危险。
- 违规载人:一般成年人驾驶电动车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儿童,超员载人会增加车辆负荷,影响操控性能,导致制动距离变长,易发生侧翻。
- 闯红灯、逆行:闯红灯打破交通秩序,使其他车辆来不及避让;逆行与正常行驶车辆迎面相向,极大增加碰撞风险,严重扰乱交通秩序,威胁道路安全。
- 走机动车道: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机动车道骑行易被机动车碰撞,且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盲区多,难察觉旁边的电动车。
- 驾驶时使用手机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如一边骑电动车一边拨打电话、玩手机等,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对道路情况的观察和车辆的操控,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车辆相关问题类
- 私自改装:拆除限速装置、更换大功率电机、改装电池等行为,会使电动车超出原本设计的安全速度范围,操控难度增加,还可能引发短路、起火等危险,属于违法行为。
- 车辆超标:超出电动自行车标准,如最高设计车速超过25km/h、整车质量超过55kg、电机功率超过400W等,属于电动轻便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范畴,需按机动车管理规定上牌、考驾照等,否则会被查处。
- 无牌无证:电动车未按规定登记上牌,无法证明车辆合法身份,行驶在道路上存在诸多隐患,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难以追溯车辆和车主信息;驾驶需要驾驶证的电动车却未取得相应驾驶证,属于无证驾驶。
- 使用假牌、套牌或行驶证问题:使用假牌、套牌试图逃避监管,或行驶证信息与实际车辆、车主不符,如购买二手车未及时办理行驶证过户手续等,都是不合法的。
人员资质问题类
- 未达法定驾驶年龄:一般驾驶电动车需16周岁及以上,14岁、13岁等未成年人骑电动车属于违法行为,因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足够的认知、判断和应变能力,不具备安全驾驶条件。
- 驾驶证与准驾车型不符:如持有D照但驾驶的电动车类型与准驾车型不匹配,或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应考取F照却只有其他类型驾驶证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