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撞了之后起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池因素
- 热失控:这是电车碰撞起火的主要原因之一。车辆受强烈撞击时,电池包可能内部短路或机械损伤,使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引发连锁反应。热失控过程中会发生SEI膜分解、电解液与负极反应、隔膜熔化、正极分解、电解质分解、粘结剂分解及电解质燃烧等复杂化学反应,进一步使温度攀升,最终导致自燃。
- 结构损坏:在高速碰撞中,锂电池可能破碎或泄漏,其电解液是可燃性有机液体,一旦泄漏遇火源便会燃烧。而且即使电池外壳仅变形,金属电流收集器和分离器也可能因缺乏柔韧性而断裂,致使电极直接接触,引发内部短路和热失控。
- 高能量密度特性:电动车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在受损或不当使用时更易自燃。例如三元锂电池在碰撞、电芯老化、短路等极端情况下,容易发生热失控,进而引发严重自燃事故。
电路系统问题
- 老化与短路:电动车电路系统若存在老化、短路等问题,碰撞时会使情况恶化,导致电流异常,产生高温,引燃周围可燃物,从而引发火灾。
- 电池组短路:电池组是电动车重要部分,任何一块电池短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即便有保护电路,也可能在撞击中损坏,无法起到保护作用,进而引发火灾。
车辆设计与保护不足
- 电池位置与防护:许多电车将电池组置于底盘,虽可降低重心提升稳定性,但也增加了碰撞中电池受损风险。若底盘设计未充分考虑电池保护,碰撞时电池易受冲击而损坏。
- 保护结构缺陷:尽管电池组一般有保护结构,但车祸的不可预测性可能使保护结构失效。若保护结构不够坚固或设计不合理,就无法有效防止电池在撞击中受损。
外部环境因素
- 潮湿与涉水:车辆涉水或处于潮湿环境,水分可能进入电池系统或电路,导致短路,增加起火风险。尤其在碰撞后,密封结构可能被破坏,水分更易侵入。
- 高温环境: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本身就处于热不稳定状态,碰撞产生的能量更容易引发热失控和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