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锂电池为什么会自燃

2025-02-18 12:44:41  阅读 15 次 评论 0 条

电车锂电池自燃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导致。内部因素与电池材料、设计及制造缺陷有关,外部因素则涵盖使用环境、滥用及碰撞等情况,以下是详细介绍:

  • 内部因素
    • 电池材料热稳定性欠佳: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分解,释放出大量热量。当热量无法及时散发时,会使电池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引发热失控,最终导致自燃。例如,一些早期的钴酸锂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在高温环境或电池内部短路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热失控。
    • 电池设计缺陷:电池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果在电极结构、电解液配方、散热系统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设计,都可能埋下自燃隐患。比如,电极之间的间距过小,可能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因振动等原因导致短路,引发自燃。
    • 制造工艺问题: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若工艺控制不严格,可能会引入杂质或造成电池内部结构损伤。例如,生产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混入电池内部,可能刺穿隔膜,导致正负极直接接触,引发短路和自燃。

  • 外部因素
    • 高温环境:当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如果散热系统无法有效散热,电池温度就会持续上升,触发热失控,进而引发自燃。在炎热的夏天,停放在阳光下暴晒的电车,其电池就面临较高的自燃风险。
    • 过充过放:过度充电会使电池的正极材料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气体,同时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可能导致电池鼓包、短路,引发自燃。过度放电则会使电池内部的电极材料受损,降低电池的安全性,增加自燃风险。
    • 外力碰撞:电车遭受碰撞、挤压时,电池内部的结构可能被破坏,导致正负极短路。比如,在交通事故中,电池受到强烈撞击,内部的电极、隔膜等部件可能损坏,引发短路,瞬间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引发自燃。
    • 潮湿进水:水分进入电池内部后,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同时,水分还可能破坏电池内部的电极材料,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引发短路和自燃。例如,在雨天行驶或电池密封性受损的情况下,水分容易进入电池。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636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