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东北好卖吗

2025-02-18 22:53:27  阅读 13 次 评论 0 条

电车在东北的销售情况正逐渐改善,总体处于市场上升期,不能简单地说很好卖或不好卖,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销售增长趋势明显

  • 部分城市销量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沈阳市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9.92%,6月份环比增长34.13%,同比增幅高达123.61%。哈尔滨市2024年前7个月新能源车销量累计为27681辆,同比增长131.12%,7月销量环比增长17.5%。
  • 消费者认知有所转变:随着技术进步,消费者对电车的认知逐渐改变,开始接受并选择电车。像小米汽车、比亚迪等品牌在东北的销量呈上涨趋势。在哈尔滨,有20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进驻,消费者购车心态更放松,购车选择也更多。

仍面临诸多挑战
  • 气候因素
    • 续航里程缩水:东北冬季漫长寒冷,低温使电池内部化学物质活性下降,反应速率变慢,输出能量比降低。原本能行驶400-500公里的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可能减少30%-50%甚至更多。
    • 充电效率降低:低温下电池电解液黏度增大,化学反应阻力增加,充电时间延长且难充满,给用户带来不便。
    • 影响部件性能:低温天气下,汽车车身易结冰,电动车燃料电池转换效率高,放电过程中散发热量低,难以融化车体上的冰,可能影响轮胎、转向、制动等机构的操控性能,增加安全风险。

  • 基础设施
    • 充电桩数量不足:截至2023年底,东三省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少,很多城市新能源车和充电桩比例超过20:1,且城市间距离远,偏远地区充电桩稀少,长途行驶充电困难。
    • 充电桩维护不到位:部分充电桩存在维护不及时的情况,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充电接口不兼容等问题,降低用户使用体验和信心。

  • 经济因素
    • 车辆价格较高:纯电动车价格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东北地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者购买经济压力大,且纯电动车保值率低,使用后车辆价值下降快。
    • 使用成本优势削弱:冬季因需频繁使用空调制热及电池续航里程下降等,电车耗电量大增,使用成本优势被削弱,且冬季道路积雪结冰,车辆行驶能耗也增加。

  • 消费观念
    • 对新技术接受度低:东北地区消费者相对保守,对纯电动车的性能、安全性等存在疑虑,更倾向于技术成熟的传统燃油车。
    • 备用车需求影响:很多东北家庭已有燃油车,购买电动车通常作为备用车,但停车位紧张,多数家庭只有一个车位,基本留给燃油车,限制了电车的推广。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1713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