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居民普遍购买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气候因素
柳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相对温和,平均气温在十多度甚至二十多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电车的续航能力受影响较小,能够保持相对较长的续航里程,相比在寒冷地区更具使用优势。
消费习惯与接受度
- 电驴基础:在电车普及前,柳州人民出行以小电驴为主,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小电驴,对电动交通工具的接受程度很高,为电车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 消费观念:柳州居民注重交通工具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电车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电车自身优势
- 停车便捷:像五菱宏光MINIEV等小型电车身材小巧,城市里有专门为其划出的迷你停车位,停车非常方便,能有效缓解找车位的难题,还可穿越大街小巷。
- 充电方便:部分电车如五菱宏光MINIEV电池容量较小,高配版17.3度电,低配版仅9度电,用220V家充即可,无需安装充电桩,也不用依赖外面的快充桩,在农村家庭也能方便充电。
- 用车成本低:广西经济水平相对不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有限,电车每公里用车成本可低至0.1元/公里,相比燃油车,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政策支持
- 购车补贴:2017年宝骏推出E100时,国家推出了电动车购车补贴政策,厂家也可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获得新能源积分并出售盈利,使得电车售价降低,如E100售价低至3万左右,极大地刺激了消费。
- 配套完善: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电车的使用提供了诸多便利,建设了大量的公共插座和充电桩,在酒店和商场设置了配有充电桩的专用停车位,提升了电车使用的便利性。
产业基础
- 本地品牌优势:柳州是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车企的所在地,有着深厚的工业城市底蕴。本地生产的五菱宏光MINIEV等电车,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柳州人对本地品牌有较高的认同感和购买热情。
- 零部件配套完善:柳州积极引入电池、电驱、电控等重点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完善的产业链为电车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有助于保障售后服务和零部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