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起火率并不高,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有观点认为其起火率已低于燃油车。以2023年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为0.96/10000,而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1.5/10000左右。电车起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电池方面
- 热失控:这是电车起火的关键因素。电池在过度充电、过度放电、高温、短路等情况下,内部化学反应会失控,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就会导致电池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引发起火甚至爆炸。比如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充电,或者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都会增加热失控的风险。
- 电池质量问题:使用劣质电池、改装电池或未经认证的电池,其内部结构和材料可能存在缺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起火。
- 电池老化:电池使用时间长,内部电路和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性能下降,容易出现短路、鼓包等问题,增加起火概率。
电路方面
- 线路老化破损:电车的电路系统复杂,长期使用后线路可能老化、破损,或者接口处接触不良,导致电流异常,引发短路起火。
- 非法改装:私自加装电器设备、改变线路布局等非法改装行为,会破坏电路的原有设计和安全性,使电路负载增加,容易引发故障和起火。
外部因素
- 碰撞挤压:车辆发生碰撞时,电池组、电路等可能会受到损坏,导致内部短路,进而引发起火。
- 水淹:车辆在积水路段行驶时,如果电池包密封不严,水进入电池内部,会破坏电池的绝缘性能,导致短路和起火。
- 高温暴晒:在炎热天气下,电车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车内温度急剧升高,会影响电池和电路的性能,增加起火风险。
充电方面
- 充电器问题:使用不合格或不匹配的充电器,缺乏断电保护功能,电池充满后仍继续充电,可能会使电池过充,引发危险。
- 充电环境不良:在不通风、潮湿、易燃等环境中充电,充电器和电池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容易造成温度过高,也可能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