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电车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总体占比目前还不算高,是否值得购买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是具体分析:
欧洲电车数量情况
- 整体保有量占比低: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2023年纯电动汽车仅占欧洲总汽车数量的1.8%,即便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计算在内,带有充电端口的电动化汽车也仅占3.9%。2024年,纯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市场份额为13.6%,比前一年下降了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也从7.7%下降到7.1%。
- 不同国家差异大:挪威在新passenger车销售中电动车占比非常高,2020年达到74.8%。冰岛、瑞典、荷兰等国的电动车普及率也相对较高。但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仍徘徊在5%或更低。
欧洲电车是否值得购买的分析
- 值得购买的原因
- 环保政策驱动:欧洲有严格的环保政策和减排目标,如欧盟计划在2035年禁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购买电车符合环保潮流,也能避免未来可能因政策变化带来的使用限制。
- 技术不断进步:电车的电池技术持续发展,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一些车型的续航已能满足日常长距离出行需求。同时,充电时间也在逐渐缩短,车辆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 使用成本优势:在电价相对较低且充电设施便利的地区,相比燃油车,电车的日常使用成本,如充电费用、保养费用等可能更低。而且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用电的环保性和经济性会更突出。
- 政策补贴支持:欧洲许多国家政府会提供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免费停车、通行费减免等政策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车,能有效降低购车成本。
- 可能存在的问题导致购买需谨慎
- 购车价格较高:目前在欧洲市场,电车的初始购买价格普遍高于同级别燃油车,例如大众ID.3在德国基本要卖到4万欧元以上,折合人民币31万元起,较高的价格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
- 充电设施不足:虽然欧洲的充电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但整体上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南欧等地区。部分地区充电桩分布密度低,寻找充电桩可能会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充电标准和支付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使用起来不够便捷。
- 续航里程焦虑:尽管电车续航有了很大提升,但对于一些需要长途旅行或经常在偏远地区行驶的用户来说,仍可能存在续航里程不够的担忧,以及寒冷天气等因素还会进一步缩短续航里程。
- 认知和观念问题:部分欧洲消费者对电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电池寿命等方面存在疑虑和偏见,这也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