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电车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政策支持
- 国家政策引导:2009年,国家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试点项目,推动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应用,为济南电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契机与方向指引。
- 地方政策扶持:济南先后出台《济南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提出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包括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新增及更新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等,还在购车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了电车的推广。
环保需求
- 减少排放:济南作为人口超900万的城市,机动车需求增长快,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发展电车可减少尾气排放,如济南的无轨电车项目预计每年将减少城市交通排放量62,035吨二氧化碳当量,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 契合绿色理念: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济南积极响应,将发展电车作为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举措,以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术优势
- 无轨电车技术成熟:济南的双源无轨电车,结合了传统公交车效率与电动汽车适应性,通过架空电线持续充电,消除里程焦虑,电池又能提供离线灵活性,且降低了大量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更换的运营成本。
- 充电设施不断完善:济南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充电桩保有量达5.7万个,其中公共充换电站达621座,平均服务半径0.64公里。还计划到2026年底,建成20个“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150个标准站等,为电车使用提供便利。
出行需求
- 城市交通拥堵:济南交通拥堵严重,电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灵活便捷,能在拥堵的道路中穿梭,有效缩短出行时间,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 与公共交通互补:济南的无轨电车与BRT网络等公共交通相互整合,形成了更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此外,还有电动“小巷”公交作为支线,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出行选择,满足不同的出行需求。
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济南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之一,形成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拥有博世等1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厂家,为电车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产业支撑。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电车的普及还带动了电池、充电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进一步促进了济南电车数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