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底盘硬度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电池因素
- 重量作用:电车的动力电池重量较大,通常有几百公斤甚至更重,这些重量集中在底盘,相当于给底盘增加了一个“配重块”,使车辆行驶更沉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底盘应对各种应力的能力,从整体表现上看底盘硬度更高。
- 保护需求:电池是电车的核心且较为脆弱,为防止电池在受到撞击、震动等情况时受损,车企会在电池底部或周围加装坚固的防护材料和结构框架,这些额外的防护措施增加了底盘的整体刚性。
- 布局优势:电池组一般平铺在底盘最低处,使整车重心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稳定,侧倾等情况减少,底盘所受的扭力等应力也相对减小,在设计上可以将底盘硬度做得更高,以更好地发挥低重心优势。
- 一体化技术应用:CTB等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包、电机等核心部件全部集成到底盘上,实现“多合一”。电池包本身结构坚固,与底盘连为一体后,大幅提升了车身的扭转刚度和抗弯刚度,使底盘更加结实。
- 材料与设计优化
- 材料升级: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如高强度钢材和碳纤维等被广泛应用于电车底盘的制造中,这些材料能够在减轻车辆重量的同时,增强底盘的强度和刚性。
- 结构优化:电车底盘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扭转刚度的提升,通过优化底盘结构,如增加加强筋、合理设计框架结构等,进一步增强了底盘的刚性。
- 性能与安全需要
- 操控性需求:为了获得更好的操控性能,电车需要底盘具备较高的硬度来保证在高速行驶、急转弯等情况下车身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使车辆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行驶,减少车身的变形和晃动。
- 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底盘硬度可以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力,减少底盘和车身的变形,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和电池等重要部件不受严重损坏。
- 悬挂系统配置:电车通常会配备高刚度的独立悬挂系统,如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悬架等。这些悬挂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吸收路面不平带来的冲击,还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底盘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约束,间接提升了底盘的整体硬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