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不能走烂路”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一般来说,普通家用电动汽车在走烂路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原因:
- 底盘与通过性
- 底盘较低:大多数电车为了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以及合理布局电池等部件,底盘设计得相对较低。比如一些轿车造型的电动汽车,其底盘高度可能只有120-150毫米左右,在遇到坑洼、凸起较大的烂路时,很容易刮擦到底盘,导致电池包、电机等关键部件受损。
- 悬挂行程有限:为了保证车辆在城市道路等良好路况下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电车的悬挂系统通常侧重于城市路况的调校,悬挂行程相对较短。在通过烂路时,车轮上下运动的空间有限,难以很好地适应路面的起伏,可能会出现车轮悬空、车身晃动过大等情况,影响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
- 电池与续航
- 电池保护需求:电池是电车的核心部件,较为脆弱。在烂路行驶时,车辆颠簸震动较大,可能会使电池内部的电极、电解液等部件受到冲击,增加电池损坏的风险,如电池内部短路、电极松动等,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 能耗增加:在烂路上行驶,车辆需要不断克服各种阻力,如坑洼带来的额外滚动阻力、爬坡时的重力阻力等,这会使电机的耗电量大幅增加。原本在良好路况下可以行驶较长里程,在烂路行驶时续航里程可能会大幅缩短,甚至可能出现电量耗尽的情况。
- 电气系统与防水
- 电气系统易受损:电车的电气系统复杂,大量的传感器、线路等分布在车辆底部和车身各处。烂路的颠簸可能导致这些线路松动、接触不良,传感器故障,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例如,车轮速度传感器松动可能会导致车速显示异常、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误判等问题。
- 防水性能挑战:烂路往往伴有积水、泥浆等,对车辆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虽然电车在设计时会考虑一定的防水等级,但长时间在积水较深的烂路行驶,水可能会通过底盘缝隙、线束接口等部位进入车内,损坏电气设备,引发短路等安全事故。
但也有一些越野性能较强的电动SUV或皮卡等车型,它们通过提高底盘高度、加强悬挂系统、优化电池防护等措施,具备了较好的烂路行驶能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电车不能走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