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电车开高速总体来说是越来越方便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设施方面
- 充电桩数量增加:首发集团所辖高速服务区已实现快充桩全覆盖,共计投入使用充电桩372台、充电总功率达到24MW,充电停车位占小客车停车位比例达23.2%,平均每个服务区有18.6个充电车位。
- 充电技术提升:京昆高速韩村河服务区出京方向有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首座600kW液冷超充站,大大提高了充电效率,相较于同站快充终端充电效率提高25%以上。
- 应急充电保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会在春节等特殊时期,在京藏高速百葛服务区和京哈高速田家府服务区等配备遥控移动充电车,约30分钟就可将电动汽车的电量从5%提高到50%左右。
车辆性能与智能配置方面
- 舒适性好:电动机运转平顺,噪音小,高速行驶时车内环境更安静舒适,能有效减少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 智能化程度高:大多数电车都配备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特斯拉的EAP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车辆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更优的车道,自动并入并出、驶入驶出高速公路匝道等,可极大减轻驾驶员负担。
政策支持方面
新能源汽车在北京不受尾号限行和高峰时段限制,还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的优惠政策,如部分高速公路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免费通行或给予一定的通行优惠。
不过,电车在北京开高速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
- 续航焦虑:高速行驶时电车的耗电量通常比在城市道路行驶更快,可能导致实际续航里程缩短,尤其是在冬季等特殊情况下,续航里程的下降会更明显,引发车主的“里程恐慌”。
- 充电耗时:虽然快充技术在不断发展,但相比燃油车加油,电车充电仍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即使是快充,也需要30分钟左右,这可能会影响行程规划,特别是在有紧急出行需求时。
- 特殊时期排队: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高速服务区的充电需求大增,可能会出现充电桩供不应求的情况,车主需要排队等待充电,进一步增加了出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