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正月长途自驾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存在一些挑战,总体来说是有条件的靠谱,以下是具体分析:
可行性方面
- 充电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已广泛覆盖,数量达到2.88万个。像杭金衢高速衢州服务区投放了全液冷超充站,单枪最大功率600KW。山东也完成了多个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的改造升级工作等。此外,县城、乡村等地的充电桩也在不断加密布局。
- 能耗与成本优势:即使电车在高速上速度较快或开空调等导致电耗增加,相比燃油车成本依然较低。百公里电耗15度左右,电价1.5元一度,一公里才两毛钱出头,而油耗低的燃油车百公里至少4-5个油,一公里至少3毛以上。
- 车辆性能提升:如今很多电车的续航里程有了较大提升,部分车型标续能达到400km以上,在正常驾驶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长途出行的续航需求。并且车辆的电池管理技术等也在不断进步,电池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有所增强。一些高端电车还具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能减轻驾驶疲劳。
挑战方面
- 低温续航衰减:正月天气寒冷,根据美国汽车协会对几款主流电动车的测试,超过零下5度时,电池衰减幅度最大能超过40%,即使零上5度时,也能衰减到30%左右。再加上全程开暖风,电池真实续航可能会打五折。
- 充电等待时间长:春节是出行高峰期,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使用需求大,容易出现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而且部分充电桩可能存在故障、功率不高等问题,会进一步延长充电时间。一些插电混动和增程车型也会占用充电位,导致纯电动车充电更加困难。
- 行程规划难度大:相比燃油车,电车需要更精确地规划行程,考虑充电桩的位置、充电时间等因素。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堵车、道路封闭等,可能会打乱原有的充电计划,增加行程的不确定性。
如果做好以下准备,电车正月长途自驾的靠谱性会大大提高:
- 提前规划行程:利用导航软件的新能源规划功能,输入目的地、满电续航和剩余里程,根据推荐的充电站,结合充电桩的功率和个数,制定合理的充电计划。
- 提前检查车辆:除了常规的车辆检查,如轮胎、刹车、雨刮器等,还要重点检查电池状态、充电设备是否正常等。
- 灵活选择充电点:如果服务区充电桩排队,可以下高速到附近城镇的充电桩充电,一般下高速500米内可能就有充电桩群,且这些充电桩维护情况可能更好,价格也可能更便宜。
- 控制充电区间:电量低于30%就可以找服务区充电,充到80%左右就出发,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对电池寿命友好。
- 了解应急救援:牢记全国高速公路报警救援电话12122,以便在车辆出现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