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里,电车常见的充电方式如下:
家庭充电
- 家用充电桩充电:如果有固定停车位或车库,可以向供电部门申请安装家用充电桩。将电动汽车连接到家庭充电桩,通过交流电源为电池组充电,充电功率一般在3.5kW-7kW左右,一辆纯电动汽车完全放电后充满通常需要6-8小时。
- 便携式充电器充电:电动汽车通常会随车配备便携充电器,利用家用三眼插座(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标准插头插座)和充电线即可进行充电。充电速度较慢,适用于临时应急充电。
公共充电
- 公共充电桩充电
- 交流慢充:在城市的商业区、写字楼、酒店、停车场等地,通常会配备公共充电桩。交流慢充功率一般为3.5kW、7kW、15kW等,充电速度相对较慢,但对电池寿命影响较小,适合长时间停放时充电。
- 直流快充:直流快充桩功率较大,常见的有30kW、60kW、80kW等规格,部分甚至可达120kW及以上,一般20分钟到2小时就能让一辆纯电动汽车充满电,能在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能,但对电池可能会有一定的损耗,适合在电量较低或急需用车时使用。
- 超级充电站充电:超级充电站的输出功率通常在350kW以上,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为电动汽车充满电,一般位于交通枢纽、高速服务区等重要位置。还具有智能调度功能,可以根据周边用户的需求和电网状况,自动调整充电桩的使用状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特殊充电
- 换电站充电:换电站可以实现电池的快速更换,用户在换电站将电量不足的电池更换为充满电的电池,大大节省了充电时间,也降低了电池衰减的风险,但需要车辆支持换电模式,且换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目前覆盖范围相对有限。
- 移动充电车充电:在一些大型活动、展会等特定场合,可能会有移动充电车提供服务。车主可以将电动车交给工作人员,由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为车辆充满电。
- 无线充电:利用车顶天线接收特殊激光或微波束,将电能转化为汽车可以使用的电能。这种无接触式的充电方式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便利性,但目前技术还不完善,充电效率相对较低,设备成本较高,尚未广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