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续航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实际使用中往往与官方标注的续航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测试标准方面
- CLTC标准:CLTC测试虽比以往的NEDC标准更贴近实际,但仍存在局限性。它模拟了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工况及频繁加减速操作,在市区工况下,电车凭借动能回收等功能续航表现不错。然而在高速公路工况或低温环境下,CLTC续航数值会明显缩水,通常高速工况下可能需打7-8折,低温时折扣更低。
- WLTp和EPA标准:WLTp测试涵盖低速到超高速状态,充分考虑了高速能耗特性,更接近真实驾驶。EPA标准测试项目与CLTC相似,但给出的续航里程已预先打了0.7的折扣系数,相对更保守、更接近实际。
影响实际续航的因素
- 驾驶习惯:急加速、急刹车会使能耗大幅增加,平稳驾驶、合理利用能量回收系统能有效延长续航。比如一个经常急加速的司机,驾驶电车的续航可能比平稳驾驶的司机缩短20%-30%。
- 环境温度:低温会使电池中锂离子活性降低、电解液黏度加大、负极材料晶格收缩,导致电池储电能力下降、放电有损失、充电衰减,还需消耗电量给电池包加热。一般来说,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电车续航可能会比常温时减少30%-50%。
- 车辆负载:车辆承载的乘客、行李等额外重量会增加能量消耗,进而缩短续航里程。例如车辆多载两人,续航可能会减少20-50公里。
- 辅助设备使用:使用空调、加热器、音响等辅助设备会消耗电能,在极端天气下频繁使用这些设备,对续航影响较大。如在寒冷冬天一直开着暖风,续航可能会降低15%-30%。
- 路况:城市拥堵路况下,车辆频繁启停,能耗相对较高;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风阻增大,电量消耗也会明显增加。例如在城市综合路况下能跑400公里的电车,在高速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续航可能只有300公里左右。
总的来说,电车续航有其真实性的一面,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实际续航与官方标注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消费者在购车时,不能仅看宣传的续航数字,还需综合考虑车辆整体性能等因素,可参考WLTp或EPA标准下的续航数据,也可通过查看车主真实反馈等方式来了解车辆的实际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