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质保是有可能成功的,但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以下是一些主要情况和相关分析:
从国家规定层面
2015年国家规定新能源车企必须给电池提供不低于八年或十二万公里的质保。只要在这个期限和里程范围内,电池容量衰减达到百分之三十,或者出现质量问题,车企就应免费给车主更换或维修电池。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大前提下,如果车辆出现问题,车主正常进行质保流程,一般是可以成功的。
从车企额外承诺层面
- 成功案例:像极氪、深蓝等品牌,首任车主能享受电池终身质保。还有五菱、小鹏、比亚迪等品牌,在质保期内也有不少车主成功免费换过电池。如果车主严格按照车企的要求使用和保养车辆,质保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例如比亚迪汉,如果首任车主在质保期内发现电池衰减达到30%以上,且满足其他条件,比亚迪会提供免费更换服务。
- 失败案例及原因
- 用于营运:不少车企规定车辆不能用于营运,像跑网约车、顺风车等,否则不予保修。
- 行驶里程超标:多数车企要求从在车管所登记起,每十二个月为一个周期,车子累计行驶不能超过三万公里,否则可能拒保。
- 长期停放不当:如特斯拉规定电量长期为零导致电池损坏,车主需自费;理想规定车子连续停放三个月电池坏了,车主也得自己承担费用。
- 未按规定保养:车主必须去车企指定的地方保养,否则电池出问题,车企可能拒保。
- 私自改装:私自改动车辆电路,如改氛围灯、音响等,被发现后车企会拒保。
- 事故损坏:车子出事故导致电池损坏,通常不在质保范围内。
从特殊情况层面
- 车企倒闭:若车企倒闭跑路,售后点也不存在,车主很难获得质保,只能找专门修新能源车的店铺维修,但可能无法享受原装配件和正规质保。如威马倒闭后,车主的终身质保就无法实现。
- 条款模糊或霸王条款:部分车企在服务细则中加入“保留最终解释权”的条款,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质保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