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用户觉得哈啰共享电车“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计费与扣费方面
- 调度费问题
- 定位不准乱收费:因电子围栏定位不准,用户将车停在指定停车区域内,仍可能被判定为停车点外,从而被收取调度费。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就曾将车停在政府部门划定的“自行车停车点”,却被哈啰强行收取调度费。
- 无统一标准:调度费收取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地区费用不同,给用户带来困扰。
- 故障车扣费:扫到故障车无法使用,但在APP上报故障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后续还可能收到催费通知,让用户觉得不合理。
- 实时收费较高:部分地区哈啰共享电车的实时收费价格较高,如深圳前十分钟收费三元,之后每五分钟增加一元,骑行一小时费用高达十三元,对于频繁使用的用户来说开销较大。
还车方面
- 还车难
- 定位漂移:在人口密集区或建筑物较多的地方,手机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或延迟,导致定位不准,即使车辆实际在停车点内,系统也可能提示不在停车点,无法正常还车。
- 点位信息更新不及时:有些停车点因附近商户投诉等原因被取消,但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到系统中,导致用户按旧习惯停车后无法正常还车。
- 停车区域有限:可骑行范围相对有限,指定停车区相对较少且相隔较远,超出服务区域会产生高额调度费,给骑行者带来诸多不便。
车辆与服务方面
- 车辆故障:有用户反映哈啰共享电车的坏车率较高,如扫码后车辆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出行体验,且处理故障的效率不高,给用户带来困扰。
- 客服反馈不及时:用户遇到问题联系客服时,可能会出现无人回复或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导致用户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进而产生不满情绪。
- 涉嫌霸王条款:用户协议中要求发生争议只能到上海闵行区相关法院诉讼,排除和限制了消费者权利,减轻了自身的责任,被指为霸王条款,让用户觉得维权困难。
市场竞争方面
有用户投诉哈啰共享电单车存在垄断行为,在部分地区市场份额过高,阻碍了市场的多样性和竞争活力,使得其他共享电单车企业难以进入市场或有效开展业务,缺乏竞争也可能导致其改进和创新的动力不足,影响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