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明年电车大概率不会涨价,反而可能有降价趋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 电池成本下降
- 原材料价格下滑:制造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价格已大幅下跌,锂比高点下跌88%,镍便宜60%。全球已探明的锂矿可供开采数量丰富,且锂矿开采企业增加投资,开采量暴增,锂矿供应充沛,使得电池成本有下降空间。
- 技术进步推动:高盛预计到2026年动力电池的价格将降至每千瓦时80美元。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企业已开始销售每kWh价格低至56美元的磷酸铁锂电池。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池组价格可能低至32美元/kWh。
- 市场竞争激烈
- 新车型增加:全球投资银行巴克莱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制造商将推出约70款新电动汽车,其中大部分将成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车型。如特斯拉将于2025年推出Model2参与价格竞争,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会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 市场规模扩大:据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98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35.1%。市场规模的扩大吸引更多企业进入,竞争加剧,促使企业通过降价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 政策因素影响
- 欧盟禁售燃油车: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进入倒计时,车企为了在电动化转型中占据优势,会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可能通过降价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 中国双积分政策:中国“双积分”政策加码,促使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力度,价格上可能会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