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车造车门槛给人感觉较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 技术结构简化
- 动力系统简化:与传统燃油车复杂的发动机、变速器等相比,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电动机经济转速范围广,零转速时就能提供最大扭矩,使得电动车无需复杂的变速箱设计,降低了技术难度。
- 底盘调校简化:由于电池的重量和体积较大,安装在车辆底部能为电动车带来更好的稳定性,这使得底盘调校工作相对传统燃油车有所简化。
- 技术发展与开放
- 技术成熟度提高:电机技术已相当成熟且模块化程度高,将电能高效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稳定,生产过程得以简化。同时,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也使更多企业有能力涉足电车制造。
- 技术开放性增强: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相对分散且开放。电动机作为基础组件,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制造商众多,新进入者容易获取。电控系统虽由少数企业主导,但外部投资者与这些企业的技术支持联系紧密,不像传统燃油车领域被少数巨头垄断。
- 供应链成熟:如今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非常成熟,电车许多零部件都可以通过采购获得,不需要企业自己去研发和生产每一个部件。新进入者能够整合供应链资源,快速组装出一辆汽车,降低了生产的难度和复杂性。例如,一些智能驾驶方案、激光雷达等高科技属性的部件,供应商能够提供成熟产品,使车企可以方便地采购并应用到车辆上。
- 政策支持:政府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给予补贴、优惠政策以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造车成本,让更多的企业有能力参与到新能源造车领域中来,也使得新兴企业能够更迅速地完成产品开发并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