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出的电车被骂主要有以下原因:
产品自身因素
- 续航问题:以马自达MX-30为例,其在EPA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只有160km左右,而售价却不低,和同价位的其他品牌电车相比,续航竞争力严重不足。
- 质量问题:据车主反映,马自达EZ-6存在行驶中有异响、动力响应不灵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误检测等问题。此外,马自达MX-30曾在欧洲市场因刹车灯及坡起系统故障召回11774辆。
- 智能化不足:虽然部分车型配备了一些智能配置,但整体智能化水平和同级别竞品相比仍有差距。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表现不够出色,在自动跟车、自动变道等功能上体验不佳,与消费者对智能电车的期望有较大落差。
- “换壳车”争议:马自达EZ-6与长安深蓝SL03同平台,且造型、数据颇为相似,被很多网友称作SL03的“换壳车”,让消费者感觉缺乏创新和诚意。
品牌及市场策略因素
- 品牌形象争议:马自达美国CEO曾表示长续航电动汽车“没用”,这番言论被不少网友认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 定价策略问题:马自达EZ-6相比配置相近的深蓝SL03车型,平均要贵2-3万元,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不高,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配置更丰富或性能更强的其他品牌电车。
- 市场定位模糊: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趋势下,马自达仍坚持“驾驶者之车”的理念,没有很好地契合消费者对大空间、高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市场定位与消费者需求脱节。
消费者认知因素
- 固有印象影响:在燃油车时代,马自达以操控性能著称,但进入电车时代,操控不再是消费者唯一关注的重点,而马自达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又未能及时跟上,导致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可度下降。
- 竞争环境压力:当前电动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在技术、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马自达电车在众多竞品面前,优势不明显,很难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