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极速快充通常指的是一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补充大量电能的超快速充电技术,以下从其技术特点、实现条件、行业现状等方面具体介绍:
- 技术特点
- 超高功率输出:按照行业标准,极速快充一般单枪充电功率不低于360kW,持续充电电流至少400A。
- 充电速度极快:可以在10-30分钟内将动力电池充至80%。一些先进的技术如华为全液冷超充,能达到5分钟补能300多公里,实现“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效果。
- 采用直流电:与慢充不同,极速快充采用直流电,可直接输入电池,减少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能更快地对车辆动力电池补能,提高充电效率。
- 实现条件
- 车辆支持:需要车辆具备支持高功率充电的电池、电气系统和充电接口等硬件。如宁德时代的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搭配上汽通用汽车的奥特能准900V高压电池架构,可实现超快充。
- 充电桩匹配:要有高功率的充电桩设备来提供相应的高电压、大电流输出。如特斯拉的V3超级充电桩,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50kW,部分国产超充桩也能达到600kW的最大输出功率。
- 行业现状
- 车企布局:自2019年以来,保时捷、比亚迪、极氪、广汽埃安、特斯拉、小鹏等主机厂陆续发布了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显著提升了充电峰值功率。
- 政策支持:如2024年8月14日,北京市发布了《本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力争在2025年底前,建成超过1000座超级充电站。
- 面临挑战
- 电池寿命影响:极速快充会加速电池老化,增加热失控的风险。
- 充电桩建设成本:超快充充电桩建设成本高,不同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不一,影响技术普及。
- 兼容性与标准化:不同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缺乏统一标准阻碍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