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慢充通常是可以自动均衡的,但不同车型的表现和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 从电池管理系统(BMS)角度:BMS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确保电池组的安全和性能,其中就包括均衡电池单体的电压和电量。在慢充过程中,BMS有更多时间来监测和调整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状态。当BMS检测到电池组中存在单体电池的电压或电量不均衡时,会通过控制电路对电量较高的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或者对电量较低的单体电池进行额外充电,以实现电池组的均衡。例如比亚迪的部分车型采用被动均衡策略,通过在高电压电芯上并联电阻,由BMS控制耗电降压,以匹配低电压电芯。
- 从充电特性角度:慢充的电流相对较小,充电过程较为缓慢和稳定,这为电池的自动均衡提供了有利条件。小电流充电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更加平稳,BMS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和调整每个单体电池的充电状态,从而更容易实现均衡。以北汽EV160为例,其慢充采用恒压恒流的充电方式,电流约15A,在这种相对较小的电流下,车辆可以更好地进行自动均衡。
- 从实际操作角度:部分车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触发慢充自动均衡。如比亚迪车主想进行电池保养均衡,需使用随车配备的充电器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慢速充电桩进行充电,无论车辆剩余多少电量,要消耗电量直至发动机强制启动或低电量充电提醒出现,在充电过程中不要中断,确保电池充满,并且充电枪与车辆连接时间需超过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