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并非真的容易起火,从实际数据和多方面情况综合来看,电车起火是小概率事件。具体分析如下:
- 起火概率数据对比
- 国内数据:据统计,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而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万分之1.5左右。2023年第一季度自燃车辆中,燃油车为18360辆,新能源车为640辆,新能源车起火率万分之0.44低于燃油车的万分之0.58。
- 国外数据: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高的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是新能源汽车的四到五倍。
- 起火被关注的原因
- 受关注度高:新能源车作为新产物,相较于存在了上百年的燃油汽车产品,更受社会关注,一旦起火更容易引发广泛讨论和报道。
- 危害后果严重:电车起火后,火势往往会在几分钟内迅速蔓延全车,扑灭难度极高,燃烧过程中甚至伴随爆炸,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起火的主要原因
- 电池问题:电池在过度充电、过度放电、高温、短路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热失控,从而引发起火甚至爆炸。
- 电路故障:电车的电路系统比较复杂,如果线路老化、破损、接触不良等,就容易引发短路,进而导致起火。此外,一些非法改装行为,也可能破坏电路的安全性,增加起火的可能性。
- 外部因素:碰撞、挤压、水淹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电车起火。例如,车辆发生碰撞时,电池组可能会受到损坏,从而引发短路和起火;车辆在积水路段行驶时,如果电池包密封不严,水进入电池内部也可能导致短路和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