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偷电车风险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法律风险
- 量刑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广西相关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1000元至3000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价值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价值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特殊情况加重处罚:如果是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情形,即使电车价值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也会以盗窃罪论处。若构成累犯,还会从重处罚。
- 技术防范风险
- 车辆防盗技术升级:如今广西市场上很多电动车都配备了先进的防盗设备,如GPS定位系统、一键寻车功能、电子围栏功能、远程锁车功能等。一旦车辆被盗,车主可通过这些功能迅速锁定车辆位置,增加小偷被抓的风险。
- 监控设施完善:广西各地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公共场所、街道、小区等安装了大量的监控摄像头。小偷盗窃电车的行为很容易被监控记录下来,为警方破案提供有力线索。
- 社会监督风险
- 公众防范意识增强:媒体对盗窃电车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报道以及防盗知识的宣传,使公众的防范意识普遍提高。群众对可疑人员和行为会保持警惕,一旦发现有人偷电车,会及时报警或采取措施制止。
- 社区管理加强:各个社区也在不断加强治安管理,增加巡逻频次,组织治安联防队伍等,让小偷在社区内作案的难度和风险增大。
- 销赃风险
- 电动车实名制:广西严格实行电动车实名制上牌制度,每辆电动车都有唯一的车架号并与车主身份证绑定。被盗车辆难以进行二次销售,因为上牌时会受到限制,基本没有二次销售价值,只能以超低价卖给偏远不需要上牌的地区,但这种渠道也越来越窄。
- 商家不敢收赃:商家不敢贸然购买来历不明的车辆,偷来的电车很难找到销赃渠道,这也增加了偷车的风险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