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送电车”通常有以下一些常见套路:
- 套餐绑定与长期消费:要求消费者办理手机卡、宽带等业务,并签订长期的合约套餐。这种套餐往往每月消费金额较高,且合约期较长,消费者在合约期内不能随意更换套餐或停机,否则需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通过这种方式,商家可以在长期内获得稳定的收入,而所谓的“99元送电车”只是吸引消费者办理业务的噱头。
- 质量与售后问题:赠送的电车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比如使用的是劣质零部件,电池续航能力差、车架不牢固等。而且,由于是赠送的商品,商家可能会在售后方面设置诸多障碍,如不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维修收费高昂、拖延维修时间等,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 信息收集与推销:以“99元送电车”为诱饵,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之后,商家可能会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其他机构,导致消费者接到大量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或者商家自己频繁向消费者推销其他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 抽奖或限量噱头:宣称只需99元就有机会获得电车,但实际上中奖概率极低,或者所谓的“限量版”电车根本就没有几台,只是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从而达到宣传或获取消费者资金的目的。消费者支付99元后,往往只能得到一些价值不高的小礼品,而无法真正获得电车。
- 诱导消费与附加条件:可能会要求消费者先支付99元,然后告知消费者需要满足一定的消费金额或完成某些任务才能真正获得电车。例如,需要在该商家的店铺内购买一定金额的其他商品,或者需要邀请一定数量的朋友参与活动等。当消费者为了满足条件而不断消费或邀请他人时,商家就达到了增加销售额或扩大宣传的目的。
消费者面对此类活动时,要保持警惕,仔细阅读活动规则和相关合同条款,了解其中的隐藏条件和潜在风险,避免陷入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