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里程缩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电池相关因素
- 电池老化:锂离子电池等电车常用电池,随着充放电循环次数增加和使用时间推移,内部化学物质会逐渐退化,电池容量随之减少,如使用多年的电车,续航可能比新车时减少20%-30%。
- 低温影响: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电解液会变得粘稠,离子运动速度减慢,电池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活性物质的化学性能也会减弱,电池能够输出的电量和功率大幅下降。例如在北方冬季,气温达到-20℃时,电池衰减幅度可能超过57%。
- 电池内阻升高:温度降低时,电池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接触面因热胀冷缩变得不紧密,增加了电子流动阻碍,导致电池在反应或输出电流时消耗部分电能,可用电量减少。
- 电池管理系统故障:电池管理系统(BMS)若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可能导致电池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加速电池老化,影响续航里程。
车辆使用因素
- 驾驶习惯:急加速、急刹车会使电机电流频繁大幅变化,消耗更多电能;长时间高速行驶,电机需持续输出较大功率,也会增加能耗。例如频繁急加速、急刹车的驾驶方式可能使续航里程减少20%-30%。
- 车载设备使用:电车的制热、制冷系统都依靠电池供电,如冬季开启制热、夏季开启制冷,都会消耗大量电能。此外,使用音响、车灯等设备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电量消耗。
- 车辆负载:车辆超载或携带过多重物,会使电机需要输出更大功率来克服行驶阻力,从而消耗更多电能,缩短续航里程。
- 行驶阻力:轮胎气压不足,会使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上升;路况不佳,如路面有积雪、结冰或坑洼等,以及逆风行驶或车辆风阻系数大,都会使车辆行驶阻力增加,电机需消耗更多电能来维持行驶。
车辆部件因素
- 电机效率降低:电机使用时间长或出现故障,会导致效率下降,无用功增加,耗电量上升。
- 控制器故障:控制器不良可能造成起动电流过大,使电池耗电量增加,影响续航。
- 线路老化:线路老化、破损等会导致电阻增大,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增加,使到达电机等部件的电量减少。
其他因素
- 充电方式与习惯:长期使用快充,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损害,影响电池寿命和续航里程;另外,经常在电量极低时才充电或未将电量充至足够就使用,也会对电池产生不良影响。
- 环境因素:除了温度以外,高湿度、高海拔等环境条件,也可能对电车的电池性能、电机效率等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导致续航里程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