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纯电车自燃可能有以下原因:
电池系统方面
- 电池热失控:在高温环境下,电池散热不及时,或电池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充放电状态,如过度充电、快速放电,可能导致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引发热失控。像三元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但在高温、过充等极端条件下,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热失控。
- 电池质量问题:电池生产过程中,如果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存在缺陷、杂质混入等,短时间内可能不明显,但随着使用,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大量电流在极短时间内通过,产生高温,使电解液分解,从而引发燃烧。
- 电池管理系统故障: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监控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并调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若BMS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状态,如某个单体电池温度过高、充电电流超过安全范围等,就可能使电池进入热失控状态。
电路系统方面
- 短路:车辆长期使用后,电路线路可能会因为磨损、老化、受潮等原因,导致绝缘层损坏,从而使线路之间发生短路,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引发自燃。
- 接触不良:电路连接点处如果松动、氧化等,会造成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产生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燃周围的易燃物。
- 过载:如果车辆私自改装大功率设备等,使电路负载超过设计承受能力,也容易引发电路故障,导致自燃。
外部因素方面
- 碰撞:严重的碰撞事故可能会使电池包受到挤压、变形,导致电池内部结构损坏,造成电池短路或电解液泄漏,进而引发火灾。即使是轻微碰撞,也可能使电池组的固定装置松动,使电池在后续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 高温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高,电池本身的初始温度也较高,再加上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如果散热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电池就会处于高温状态,增加自燃风险。
- 涉水:车辆在涉水行驶后,如果水分进入电池包、电机等电气设备内部,可能会造成短路,引发自燃。
零部件方面
个别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如电机故障、控制器故障等,产生高温后可能引发自燃。
充电方面
- 充电设备故障:使用质量差或故障的充电桩,可能会输出异常的电压、电流,对车辆电池和电路系统造成损害,引发自燃。
- 充电环境问题:在不通风、温度过高或有易燃物的环境中充电,一旦电池或充电设备出现异常发热,容易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