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过水不漏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电池及电路系统的防护设计
- 高等级的IP防护: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电池组一般都达到了IP67甚至IP68的防水防尘等级。IP67意味着电池组可以完全阻止粉尘进入,并且能在水下1米处短时间浸泡而不受影响;IP68则表示持续浸泡在水里也不会造成有害影响。
- 全封闭结构:电车的电池通常采用全封闭结构,从物理层面上有效防止水分渗入电池内部。同时,电池内部的电解液纯度极高,外部水分难以进入,从而避免了因短路而对乘客造成的潜在伤害。
- 绝缘与密封设计:除了电池组,电车的充电、电控、电机、DC-DC等模块也采用了相应的防水设计。例如,任何与高压总线关联的高压模块均会在高压线路外部配有单壳体保护,各个模块的连接部位也都有良好的绝缘和密封措施,防止水进入后导致短路。
严格的安全标准与测试
- 国家标准要求:相关国家标准如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安全》规定,单体电池需将电量充满,整体浸没入3.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2小时,再观察1小时,整个过程中电池/电池组无起火、爆炸现象。
- 企业超标准测试:很多电池生产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在国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测试要求。如宁德时代会将电池组浸泡在水中24小时,再对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
完善的漏电保护机制
- 等电位联结与保护接地:电车设计了等电位联结和保护接地措施,使车辆的高压件和整车处于同一个电压平台,即便出现漏电,也不会存在电位差,从而避免电伤人的情况发生。
- 自动断路与电气隔离:车上的高压部件除了绝缘和外壳防护外,还设有自动断路装置。当检测到漏电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能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切断高压电路,防止危险发生。
- 高压安全管理系统:电车配备的高压安全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高压系统的绝缘性能和电池温度等参数。一旦检测到异常,会立即启动保护机制,如切断电源等,确保行车安全。
充电系统的安全设计
- 充电口防水:车身上的充电口每个金属触点四周都有绝缘密封圈。交流慢充接口的火线、地线、零线互相独立,直流快充接口的正极、负极、地线也互相独立,并且在接口上方设有充电连接确认孔,必须等这个孔位和充电枪对接成功后,充电桩和车辆产生通讯数据,确认充电功率才会开启充电。
- 充电桩保护:充电桩本身的防水等级最低要求达到IP56,充电连接后,任意角度喷淋都不会有问题。同时,充电桩还设计了短路保护、防雷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