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车是有技术的,以下是小米电车的部分核心技术介绍:
小米超级电机XiaomiHyperEngine
- 高转速与高性能:小米自研HyperEngineV8s、HyperEngineV6/V6s三款超级电机。其中,HyperEngineV8s转速高达27,200rpm,功率密度达到10.14kW/kg,超过了Tesla当前最先进水平的60%以上,有425kW高功率输出、635N?m的峰值扭矩;HyperEngineV6/V6s以21,000rpm的转速位居行业第一梯队,超越TeslaModelSPlaid的20,000rpm。
- 创新散热设计:HyperEngineV8s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和S型立体油路设计,定子部分双循环立体油路使散热面积增大100%,最高降温20度;转子部分专利S型油路使散热面积增加50%,最高降温30度,定子硅钢叠片“阶梯式”错位设计使有效散热面积再增7%。
- 材料与工艺创新:HyperEngineV8s采用960MPa最高强度特种硅钢片,强度达行业主流产品两倍有余。定转子硅钢片采用差异化厚度设计,结合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采用8层Hairpin扁线绕组,槽满率高达77%,电机效率达98.11%。
小米自研CTB一体化电池技术
- 高集成与大空间:小米是全球首个采用倒置电芯的CTB一体化电池,集成效率达77.8%,整体提升24.4%,释放17mm高度。通过车身地板和电池包上盖合二为一释放10mm高度,集成效率提升9.1%;首发电芯倒置技术释放7mm高度,提升5.8%集成效率;多功能弹性夹层设计将隔热板、水冷板和横纵梁三合一,提升6.5%集成效率;减少91%的线束,集成效率又提升3%。
- 安全防护出色:泄压阀朝下设计可在极端情况快速向下释放能量,保障乘员舱安全。拥有14层硬核物理防护,含3层顶部支撑、3层侧面防护和8层底部防护。
- 散热隔热一流:双大面强冷却方案使电芯两大面都有散热板,冷却面积达7.8m2同级最大,冷却效果达行业4倍平均水平。电芯侧面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可抵抗1000°C高温。
- 先进电池管理:搭载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的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有3重独立热失控冗余监控和报警策略及“全天候”精确预警功能,电池云安全技术能实时采集数据,4ms内主动断电。
小米超级大压铸XiaomiHyperCasting
- 强大设备集群:小米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自主研发「大压铸设备集群」和「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9100t超级大压铸技术的集群设备占地面积840m2,总重量1050t,锁模力达9100t。自研视觉大模型质量判定系统2秒内完成检测,效率是人工的10倍,精度是精英的5倍。
- 优质压铸材料:自研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通过「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统」从1016万种配方中精选,含30%循环铝,每个零件碳减排352.53Kg。
- 创新维修设计:采用三段式可维修设计「一体压铸后地板+中高速溃缩区+低速溃缩区」,克服传统大压铸弊端。
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XiaomiPilot
- 硬件配置强大:搭载两颗NVIDIADRIVEOrin高算力芯片,算力达508TOPS,还有1个激光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
- 软件算法先进:自适应变焦BEV技术可通过高清感知摄像头还原路面情况,动态调整BEV网格特征细粒度及算法感知范围。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能将可视物体模拟成连续曲面立体物,识别精度达0.1米。拥有全球首个端到端自动泊车感知与决策人工智能模型,降低困难场景泊车难度。
小米智能座舱XiaomiSmartCabin
- 多屏交互体验:配备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56英寸HUD抬头显示器、7.1英寸旋转仪表盘和两个后座扩展支架可安装平板设备。
- 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智能语音助手可连续对话、离线对话、协同唤醒、可见即可说、高噪唤醒和一句话多指令,语音交互覆盖手动控车功能。
- 强大算力支持:车机搭载骁龙8295芯片,车机响应速度1.49秒,且在手机APP、PadAPP共享、CarIoT拓展及其他生态硬件共享方面拓展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