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常见电车品牌采用的工艺:
特斯拉
- 一体化压铸工艺:2019年提出一体化压铸技术,2020年应用于ModelY的后底板生产,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现正加速创新,将一体化压铸技术升级到2.0版本,要将电动汽车几乎所有复杂车身底板零部件压铸成一个整体。
- 自穿刺铆接和拉弧螺柱焊工艺:ModelY车身连接采用自穿刺的铆接和拉弧螺柱焊的工艺,相较于传统燃油车使用的激光焊和点焊,更适用于电车的铝制材料,能提高车身的连接质量,保证车身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拆箱式组装工艺:类似“组装乐高积木”,汽车车身无需在一条传送带上传送依次组装零部件,而是在工厂的专用区域同时组装车辆的不同部分,最后将这些大型子组件装配在一起,有望使生产成本减半,制造所需占地面积减少40%以上。
比亚迪
-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工艺:2022年发布CTB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从原来电池包“三明治”结构,进化成整车的“三明治”结构,实现了车身与电池系统的高度融合,整车扭转刚度提升一倍,正碰结构安全提升50%,侧碰结构安全提升45%。
- 四大传统工艺:冲压工艺用于制造车身零部件;焊接工艺将冲压后的零部件连接成车身;涂装工艺为车身提供美观和防护;总装工艺则是将各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汽车。
小鹏
- 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2025款小鹏G6采用该技术,将电池包直接嵌入底盘结构,提升车身刚性,优化车辆重心分布,增强高速行驶稳定性。
- 12000T超大型前后一体式压铸工艺:引入此工艺,减少焊接点并降低零件数量,显著提升制造精度与结构强度,同时实现轻量化目标。
- 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工艺:结合悬挂系统的精细化调校,优化了车辆的动态响应与滤震性能,新增空气动力学设计,降低风阻系数并提升高速贴地性能。
东风本田
- 水性双色工艺:如灵悉L首次导入水性双色工艺,让车身漆色视觉效果更好,且耐刮蹭和耐腐蚀性能都提升。
- 全方位品质自动检测技术:导入该技术,就像给每一辆车都安排了一个超级严格的“体检医生”,大大提高了工厂自动化率,也增强了产品品质保障能力。
- 数字化管理技术:布置了8个工厂通用系统及5个车间专有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从物流运输到生产全过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能和智能排产系统完美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