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技术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明确界定一个具体时间,不过从不同技术发展节点和行业专家观点来看,有以下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对应的技术成熟度情况:
2025年
- 电池技术:半固态电池技术预计将实现大规模应用,可大幅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同时缩短充电时间。
- 充电技术:800V技术预计将在90%的电动车上标配,充电效率会大幅提升,充电15分钟补能500公里将成为可能。主流充电桩功率已经达到120kW,华为、理想、小鹏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超级充电桩网络,充电设施将更加完善。
- 智能系统:车内智能系统会更加完善,能更好地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座椅、空调等,还能更精准地规划最优路线等。
202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称2027年国内会实现全固态电池上车,届时电池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全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稳定性,能进一步提升电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降低电池衰减等问题。
2030年
- 新能源革命爆发:欧阳明高认为2030年国内可能进入新能源革命的爆发期,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达到十万亿级,会带动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成熟。
- 自动驾驶技术:据行业发展趋势,到2030年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取得更大突破,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或许会更加成熟和普及,车辆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035年
欧阳明高表示到2035年,纯电动乘用车将重新回归主体,占到新车销售当中的70%以上,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时代基本完成,电车在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三大板块都将趋于成熟,与智能交通、能源网络等实现深度融合,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