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续航焦虑吗为什么

2025-03-06 09:08:38  阅读 17 次 评论 0 条

买电车是否存在续航焦虑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会产生续航焦虑以及不会产生续航焦虑的原因分析:
存在续航焦虑的原因

  1. 实际续航与标称不符:CLTC等工况下的理论续航与实际使用差距大,如按中国CLTC工况宣称600公里的车,换算成WLTP工况可能只有473公里,考虑电池最佳使用区间等因素,实际可用续航可能仅329公里。冬季等特殊天气或高速行驶时,电池续航还会进一步下降,如一些标称500公里续航的电车,冬天高速行驶可能连300公里都跑不到。
  2. 充电效率较低:除少数配备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车型外,多数电车充电功率低,充一次电需5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在节假日等充电高峰时段,还常面临充电桩排队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充电等待时间,严重影响出行效率。
  3. 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桩分布不均衡,城市中部分区域充电桩密度不足,农村及偏远地区充电桩数量更少,且存在充电桩损坏等情况,使得车主担心在这些地方会找不到可用的充电桩,导致车辆抛锚。
  4. 车辆价格因素:续航里程高的电车价格普遍较高,如续航1000公里的电车往往40万起步,多数消费者只能选择400-500公里续航的车型,而这些中低续航车型更易引发续航焦虑。
  5. 电池衰减担忧: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衰减问题,如一些车主的电动车使用两年后续航能力下降20%,这使得车主对车辆后续的续航表现感到担忧,担心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续航会越来越短,难以满足出行需求。
  6. 传统用车习惯影响:长期以来驾驶燃油车养成了随时随地加油、随加随走的习惯,相比之下,电车充电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习惯了燃油车便利性的消费者觉得电车使用起来不够便捷,从而产生焦虑。
  7. 媒体负面报道:媒体关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焦虑、充电不便、自燃等负面报道较多,公众舆论环境使得消费者对电车的不信任感增加,即便电车技术在进步,仍对其续航等问题心存担忧。

不存在续航焦虑的原因
  1. 日常通勤够用:对于大部分以城市短途出行为主的消费者来说,电车的续航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如市内通勤距离一般较短,400公里左右续航的电车可以数天甚至一周充一次电,无需频繁充电。
  2. 充电设施改善: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越来越广泛,超充桩也日益增多,高速服务区基本都配备了充电桩,车主在出行过程中找到充电桩的概率大大提高,充电便利性增强。
  3. 行程规划便利:现在的导航软件等可以帮助车主提前规划充电路线,显示附近充电桩的位置、使用状态等信息,让车主能够提前做好充电安排,合理规划行程,减少对续航的担忧。
  4. 使用成本优势:相比燃油车,电车在日常使用中的电费成本较低,且保养成本也相对较低,综合使用成本的优势让一些消费者愿意接受电车在续航方面的一些不足,认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弥补。
  5. 驾驶体验良好:电车具有动力输出平顺、加速性能好、车内噪音小等优点,驾驶体验舒适,对于注重驾驶感受的消费者来说,这些优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对续航的焦虑,使其更愿意选择电车。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3586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