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自动上下电有其好用之处,也存在一些有待优化的地方,以下是具体分析:
好用的方面
- 便捷性提升
- 简化操作流程:无需像传统汽车那样寻找并操作启动按钮或钥匙插孔,携带钥匙或使用NFC等功能靠近车辆,解锁开门即自动上电,下车锁门就自动下电,让驾驶过程更加流畅高效。如比亚迪的一些车型,携带NFC钥匙触碰后视镜即可解锁上电。
- 与其他智能功能联动:可以和自动灯光、自动雨刷等智能配置配合,车辆上电后这些功能能根据环境自动开启或调整,提升整体的智能化体验。
- 安全性增强
- 防盗验证:自动上电过程中会有检测钥匙合法性,以及与转向柱锁、整车控制器的防盗验证过程,相比传统车辆,非法启动的难度大大增加。
- 防止误操作:一些自动上下电系统会在车辆未完全下电或处于不合适状态时,限制车门打开等操作,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
- 提升车辆娱乐性
- 使用高压电池供电:在车辆高压ON状态(非可行驶状态)可以直接使用高压电池的电量进行休闲娱乐,避免小蓄电池亏电,延长了车辆娱乐系统的使用时长。
存在的不足
- 受环境和设备影响
- 信号干扰:钥匙和手机等设备紧贴放置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导致系统搜索不到钥匙,使自动上下电功能失效。
- 传感器故障:自动上下电依赖于传感器对钥匙信号等的接收和判断,在恶劣天气或特殊环境下,传感器可能出现故障或误判,影响功能的正常使用。
- 使用场景的限制
- 部分车型车窗问题:有的车辆如果车窗没关,下车锁车时不能实现智能下电,需要先关闭车窗再锁车才能正常下电,对于习惯下车直接走的用户来说不太方便。
- 取放物品不便:如果只是短时间上车取放东西,打开主驾驶门就会自动上电,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消耗,对于电量焦虑的用户不太友好。
- 学习成本和误适应
- 习惯问题:对于习惯了传统车辆启动和熄火操作的用户,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自动上下电的新方式,可能会在初期出现操作失误或不适应的情况。
- 紧急情况处理:在紧急情况下,一些用户可能会因为习惯了自动上下电而忘记如何操作紧急下电开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