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分体仓一般有以下作用:
从结构设计与维修角度
- 降低维修成本:以特斯拉ModelY焕新款的分体式后备箱为例,将后备箱分为可替换的下部和独立的上部,车辆发生轻微损伤时,仅需更换受损部分,相比传统整体式后备箱,无需更换整个后备箱,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 提高维修效率:分体式设计使维修流程简便,维修人员可以更快速地定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减少车辆在维修店的停留时间,提升了维修效率。
从空间利用与布局角度
- 提升车内空间灵活性:例如悠跑科技的UP超级底盘,采用滑板底盘将三电、悬架、制动等组件集成到底盘,线控转向和线控踏板的应用,使车内驾驶位布置产生了彻底的改变,为上车体设计预留出“大平层”空间,车内空间利用更加灵活自由。
- 优化装载空间:对于一些有货仓分体设计的电车,不同的分体仓可以根据货物大小、形状等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提高了车辆的载货能力和空间利用率,更适合物流运输等场景。
从车辆性能与安全角度
- 增强续航能力:以睿蓝汽车的车电分离技术为例,其电池可以从车身结构分离出来,车主可以只买车身,电池选择买断和租赁,车辆可通过更换电池实现快速补能,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 提升安全性能:一方面,分体仓设计在发生碰撞时,某些分体仓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分散碰撞能量,减少对乘客舱的冲击。另一方面,像车电分离的设计中,换电站会对电池进行检测,提前发现隐患,保证使用安全。
从产品设计与生产角度
- 实现个性化定制:分体仓设计可以让车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更加灵活地组合和设计车辆的各个部分,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比如丰田e-Palette概念车,允许采购车辆的企业为车辆配置专属的自动驾驶系统与车辆管理系统。
- 缩短研发周期:悠跑科技的UP超级底盘采用上下分体式开发的造车模式,释放了造型对于工程开发的约束,上下车合体仅需验证上车体耐久,同时整车实验不受季节限制,基于超级底盘的新车型投产,工装调整和工艺验证时间可以大幅缩短。